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1:58 点击次数:74
这篇佳作出自卡尔加里小虎之手,独家首发于号平台。现在,全网维权系统已全面上线,咱们坚决抵制任何搬运、抄袭的行为。要是您想分享给朋友们,记得标清来源哦,感激不尽!
说起来“874”演习,其实就是1987年中印两国有点小摩擦那会儿,咱们军队在克节朗、朗久那俩地方搞了个驻扎行动的代号。
1987年那会儿,印度那边可不含糊,直接把他们的阵地推到了克节朗河的南边,还顺势占了麦克马洪线北边大概80平方公里的地盘。咱们中国这边呢,也是不含糊,在朗久地区稳稳当当地扎下了营,把麦克马洪线南边差不多130平方公里的地方给拿下了。这么一来二去的,两边都捞到了点好处,算是打了个平手,谁也不吃亏。
不过,好多参与“874”演练布阵的咱军人们,任务一完事儿,就发现自己钱包瘪了不少,这到底是咋一回事呢?
眼瞅着就要奔赴战场了,战士们纷纷掏出腰包,打算好好“潇洒走一回”!
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勇老兵王新明,军校深造后,被派遣到了西藏军区。到了“874”军事演习那会儿,他已经成为了山地步兵52旅司令部里,负责训练计划的作训科参谋。
王新明参谋在他的回忆录里,趣味横生地讲述了《1987年,全军总动员——52旅在“87.4”演习中的精彩瞬间》。他写道:
1987年6月16日一大早,大概十点钟那会儿,咱们顶着大雨,肩上扛着三十多公斤的重物,就沿着山脊一路往拉则拉山口那边蹭......
说到烟啊,那抽的可都是顶级的货色,像“红塔山、玉溪、阿诗玛、大重九、凤凰、牡丹”这些,只要是士兵们能买得起的,那统统都不在话下,一样不落。
当兵的,碰到特殊情况时,对存钱这事儿往往有点反感。不论是上战场还是干那些跟打仗差不多的活儿,他们对钱这东西根本就不屑一顾。吃的、喝的、抽的,全都是顶级的享受,他们把这叫做“紧急奢侈一把”。
没错,那会儿,山地步兵的第52旅、53旅,还有边防团的战士们,心里头都觉得,这场仗啊,是非打不可了。
为啥会搞出“三分四定”、剃成光头、用血书写请战书、留遗书,还发“战时补给证”这一套呢?特别是那400名79年上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的军官,他们可是身经百战,经验丰富啊!
后勤部门啊、炮兵兄弟、通信兵哥们情况还算可以,但那些执行侦察任务的侦察兵们,还有负责冲锋陷阵的连队战士们,那可真是另一番景象了。他们啊,除了给家里寄点生活费,剩下的钱都毫不犹豫地花了个精光,生怕哪天自己上了战场,钱还没花完,留下个“人走了,钱还在”的笑话呢!
平常那些舍不得品尝的美酒,几个老战友一合计,咬咬牙也搬上桌共享了。平时口袋里装的都是平价烟,贵的烟咱们都省着不抽,这回可好,也都大大方方地点上了。
战前“紧急狂欢”虽过瘾,战斗取消回营心拔凉。战鼓未响先“嗨皮”,一朝归营心却凄。战前放纵“乐逍遥”,战事取消营地“寒”。行动前夕“尽情耍”,没仗可打营地“冷清清”。
大伙儿心里都明镜似的,虽说总参早就给13军、54军、21军下了“战书”,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架势,可最后这仗啊,愣是没打成!那些原本在前沿阵地忙着布阵的兄弟们,后来也都一个个撤回来了。
那会儿,在拉则拉布置阵地的时候,山地部队52旅的第2营担当起了这次行动的后勤支援重任。步兵第4连一马当先,其他小队紧随其后,在17号傍晚6点前,他们就已经浩浩荡荡地抵达了拉则拉山口北边,迅速散开占据有利位置。他们忙着挖战壕、搭防御工事,一切就绪,就等着随时冲上去支援前线的兄弟们了。
那位来自四川、在4连服役过的老李,后来聊起往事时这样说道:
我于1979年11月正式成为了一名军人,记得头个月,我领到的津贴是6块钱。转眼到了1987年10月,我告别了军营,那会儿,我的津贴已经涨到了30元,再加上我作为班长的5元津贴(一共35元)。退役那天,我还收到了340元的退伍费和80元的医疗补助呢。
老卡依稀记得,西藏边防的战士们可是享受着双份的津贴补助呢。照这么算来,李班长在1987年那会儿,每个月的腰包应该鼓鼓囊囊的,足足有65大洋呢!
演习前夕,我手头本来攥着350大洋的存款,可临阵磨枪时,我先给家里汇去了200块,剩下的150呢,被我大手大脚地挥霍了个精光。结果,仗没打响,灰溜溜回到营地时,才发现自己钱包瘪得跟漏了气似的。没办法,只能委屈自己,抽起了四川产的那种最实惠的烟,一包才七分钱,真够省的。
这么看来,往后要是再有这样的任务,部队后勤可得给战士们备足了好烟好酒,别让他们再自掏腰包了,这才像话嘛!